近些年来,网络上有很多说什么在美国炒房大赚的消息,帖子。下边总会跟风一波评论,还有不少人心动。小编也看了不少,但实际上查阅了一下如果真的在美国购买房屋养房各种税费成本后,并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大赚”,而且帖子消息那些说的都是一些难以照仿的个案。实际上在美国购买房子是炒不起来的,因为他们在税费的制度上,会设计“脚镣”把炒房的热潮给压制住,不允许有失去平衡,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有一个报道,纽约瑞禧地产创始人杰西·汤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国火热的炒房热潮概念在美国是不实际的。因为美国的地产市场发展法律规定齐全,而经历了10年前的次贷危机后,在这10年时光的洗礼,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稳定,回归理性,即使是在纽约这种繁华地段大都市,房价的平均涨幅都是有限的。再算上各种税费成本,如果想靠炒房短期赚大钱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美国持有房产的成本是非常高昂,首先是房地产税。而房地产税率还会根据当地不同州的政府各有差异,具体计算起来也很复杂。而在房产密度比较高或者比较繁华发达的地段,房地产税会相对较低。另外,房地产税有一部分是属于教育费用的,所以在好学校的周边的房子,房地产税也会相对增加!


其次就是物业管理费。在纽约皇后区的某一套两居室的使用权公寓,一年的物业费用可能要8000至1.4万美元不等,如果是产权公寓,房地产税与物业费共算起来也要上万美元。如果是单栋公寓或者建筑物的,还要支付物业扫雪,剪草坪的费用(当然,你可以自己做),一年四季下来可能也要1000-4000美元左右。还有很多违规要吃市政罚单,罚款300或者更多不止。


最后就是房屋保险金了。在美国加州最多就是火灾,龙卷风这些天灾人祸,所以房子必须要买保险的。而一般的房屋保险金是每年750-2000美元左右,如果房屋里人多,保险也会增加。房子的维修费用还有里头一切家电硬软装,就算是出租给别人,维护费用也是由屋主承担的。美国的人工也十分昂贵,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美元的事。有一位网友移民过去买了一套带泳池和5个房间豪宅,发现住进去光是请人打扫卫生,维护泳池的费用每个月都很昂贵,最后也只能选择住在房间一角,尽量少动,而泳池也没有使用了。


看完这些税务,你会发现,在美国最直接抑制炒房的手段就是资本所得税。如果让您在购买房屋后,在一年内卖出去,所得的利润就要交短期资本所得税,而且税率是根据个人所得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个人所得收入越高,税率就最高,可想而知短期资本所得税也逃不过高升的命运。2017年税率为10%到39.6%,共7个档次。如果在购房后一年以上两年以内卖掉,所得利润则按长期资本所得税缴纳。这个税率一般是15%,高收入阶层是20%,低收入阶层则不需要缴纳此税。若持有房屋两年以上,且此房是卖房者自住房,则有25万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的利润免税额,夫妇共同申报,免税额为50万美元。而如果是二套、三套投资房,则无此免税额待遇。另外,对于外籍房产持有人在售房时会有10%的预扣税,可在当年报税季申报,多退少补。
看到这如果您还是打算买美国的房屋保值,就算不卖也可以出租,那您可以继续看下去!


即便是出租,还有空置和租客赖租的风险。在美国,租约一般一年一签,待到期后租客不续签,才能整修清理,寻找新租客。但如果让您要碰上赖租的,那就需要隔30天书面催租一次,催租两次后,才可提告法庭然后排期则要在2至3个月以后才来开庭,法官判其败诉后还要给他一个月搬家期限,如有孩子,这个期限会更长,这么算下来,至少6个月的租金泡汤。且不说还需要付每小时150至300美元的律师费。


最后,在美国卖房是必须要交付房产中介佣金,转让税等等各种手续费,加起来的费用约为房子价格的8%-10%。买房时也需要只放房价4%左右的相关手续费。

显然,面对这些理论,像在美国投资房产然后短期赢取大利润是不可能实现的。杰西·汤还说道,就算是美国人买房子投资,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长期出租的,因为他们考虑的不是房价的涨幅,而是房子是否保值,注重房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是否便利这些因素。当前,这些的前提都是每个月的租金至少是足够月供保险物业费各种费用的。所以相对起来,在投资房地产方面远远没有投资股票基金债券这些更有吸引力。


所以在美国买房能大赚的小道消息,各位看官都当娱乐看看就好了,千万别傻乎乎真的相信了去投资了。如果您有自己的见解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其他网友互相交流交流。